若脓出反痛,或烦躁呕逆者,皆由胃气亏损,急宜托里调补。一小儿患此,嗜膏粱甜味,齿龈浮肿,渐至蚀烂,先用清胃散,后以四味肥儿丸,间服而愈。
余曰∶面带青色,肝虚而本色见也;面色变白,肺虚而本色见也;痰涎上涌,脾虚而不能摄也;两目连札,肝血虚而生风也。 生于两手者,多有红丝至心。
一小儿患此,因母郁怒所致,母用加味小柴胡汤及加味逍遥散,儿热止,又以加味归脾汤而愈。余曰∶常调补肝脾。
一小儿臂患疮,久而不敛,肌肉消瘦,日晡体热,此脾气虚而不能生肌肉也,朝用补中益气汤,夕用五味异功散,诸症渐愈;又用托里散、如圣饼而愈。发热作渴,小便频数者,肾气虚弱也,加减八味丸。
先君谓脾胃血气虚弱,用五味异功散加归、、姜、桂,四剂痒渐止;又用十全大补汤,六剂浆贯;用八珍汤数剂而靥。 丹溪以臀居僻位,尚言气血罕到,况肢末乎。
仍审五脏相胜相兼之症而治之,后仿此。肝火不宁者,加味小柴胡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