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虚则心亦虚,所生者受病,故悸也;胆虚则肝亦虚,府病及藏,故惊也。栀子以治烦,枳、朴以泄满,此两解心腹之妙剂也。
咽燥吐血者,亦阳盛而然也,比衄加甚矣。峻剂发汗,伤经动血。
假令已下,脉数不解,合热则消谷善饥,至六七日不大便者,有瘀血也,宜抵当汤。 设使恶寒者,必欲呕也;腹内痛者,必欲此是少阴经文,与此上下文符合。
此微结与阳微结不同。脉浮而滑为阳,阳主热。
夫心下痞而恶寒者,表未解也,当先解表。取苦酒以敛疮,鸡子以发声。
心烦不呕而渴,故去参、夏加栝蒌根;胸胁满而微结,故去枣加蛎;小便虽不利而心下不悸,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;虽渴而表未解,故不用参而加桂;以干姜易生姜,散胸胁之满结也。而火逆之病,则以阴为主,故最怕阴竭。